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图]3D打印产业迎来首份发展推进政策

2021-08-05 14:511040

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的《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简称“《计划》”)对外发布。《计划》提出2016年,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达30% 以上,整体技术水平与同步。

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目前已经运用于多个行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是3D打印技术重点推广领域。“3D打印技术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要应用于模具制造与产品研发设计阶段。欧美国家应用 这些技术较早,我国还处于刚起步阶段。这项技术发展前景非常好,是对传统零部件制造工业的颠覆。”华曙高科副总经理吴晨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3D打印迎来首份“国家计划”

3D打印汽车零部件

■加快零部件3D打印技术发展

在汽车零部件制造、整车开发过程中需要对汽车外形、内外饰件造型进行设计、评审和确定,应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定车灯、座椅、方向盘和轮胎等零 部件快速成型件。此外,对于整车开发过程中产品设计可靠性的验证环节,3D打印技术可以在设计前期制作样件验证,降低设计风险,减少研发成本。这是3D打 印技术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应用的优势,而《计划》的发布有望加快3D打印技术与零部件研发跨界联合,使该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

据了解,3D打印技术优点在于可以为复杂结构金属零部件免去开发开模环节,缩短新品开发周期,节省出更多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此外,3D打印技术可使金属零部件的力学性能和精度达到锻造件的指标,保证汽车零部件对于精度和强度的要求。

吴晨涛表示,现阶段我国是一个制造大国而非创造大国,制造应该积极推广科学有效的路径扭转当前的局面,而3D打印就是其中一个可靠的办法。《计划》发布非常及时,解决了3D打印如何与各行各业有效结合的发展难题。同时,刺激零部件企业能够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积极创新,也为3D打印在零部件行业 应用带来广阔的市场。

2012年,3D打印在我国开始产业化,但该技术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推广初期,几乎没有整车厂和零部件制造商愿意采用这项技术。吴晨涛介 绍,2014年相关政府部门开始在行业内调研,到2015年《计划》正式发文,业内制造商对3D打印认知逐渐提升,部分企业实现对3D技术认知到应用的过 渡。“3D打印带来了汽车零部件行业技术的革新,带来了商机,《计划》会刺激这一新兴行业在未来5~10年飞速发展。”吴晨涛自信地说。

■材料缺乏是发展瓶颈

虽然国内已有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刹车连杆、刹车片、车灯、线束等复杂的结构件用于研发使用。但相比欧美国家,3D打印在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应用发展刚刚起步,而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是材料缺乏与行业认知低。

材料已经被视为3D打印产业发展的拦路虎。为此,《计划》提出要将3D打印与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重要细分领域分门别类地进行跨行业联 合,突破一批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到2016年,实现钛合金、高强钢、部分耐高温高强度工程塑料等专用材料的自主生产,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吴晨涛介绍说:“当前市场上的化工材料有一万多种,而能够应用于3D打印技术的却只有50多种。材料应用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可以突破,很多企业正在积极研发新材料。例如,巴斯夫集团正在针对汽车内饰件的专业材料进行研发,不久更多汽车内饰件就可以应用到3D打印技术。”

据悉,目前满足汽车零部件行业3D 打印要求的材料有纯尼龙材料、矿纤复合材料、碳纤材料、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等。采用较多的是尼龙粉末材料,其具有色泽稳定、抗氧化性好、尺寸稳定等优点,成品后期喷漆效果好。

彼牧公司汽车事业部3D打印经理王弄璋认为,行业细分化、打印材料的突破与丰富将有利于3D打印技术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更好、更快发展。3D打印 零部件材料种类显著增加,意味着零部件制造成本或在三到五年内大幅下降。未来,整车以及零部件领域对3D打印技术需求是非常大的,或许会有更多的3D 打印零部件实现产业化。

■行业认知较低

3D打印技术在行业内的认知度仍然较低。

在这个整车与零部件制造商疯狂压缩成本、提高利润、以量取胜的时代里,一项新技术能否立竿见影地让企业看到效益和利润,成为该技术可否推广的重 要衡量标准。对此,吴晨涛略显失望:“3D打印缩减的研发费用、开发周期是隐形的,并非能够马上带来实际生产效益,因此3D打印在零部件行业推广仍十分困 难。”

王弄璋说:“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对3D打印认识不深,企业内没有可以对接3D打印技术的部门,这增加了对零部件、整车企业推广3D打印技术的难度。一台3D打印设备价值上百万元,如果没有及时可预见的效益,一般企业很难认可这笔投入。”

不过可喜的是,随着3D打印技术的深入,目前已有上汽、大众等部分整车企业联合零部件企业制作汽车内外饰件的3D产品。这说明制造商们已经开始 接受3D打印技术。《计划》的发布将促使汽车制造企业能够抛开传统加工生产思路,运用科技创新思路,把3D打印与汽车行业联系起来,完成体系创新。“如果 政府能够协助行业建立一个有效平台,把高校、企业与零部行业联合,则可以快速有效推动3D打印技术在零部件行业的应用与发展。”吴晨涛如是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友森牌JSU系列聚氨酯/聚脲喷涂弹性体
一 产品简介: 江苏省化工研究所是国内早成立的专业性聚氨酯科研开发单位,其产品类别包括聚氨酯泡沬、弹性体、胶粘剂、助剂

0评论2021-08-20361

聚脲,PU行业的一颗新星
PUWORLD(04/09/06)——聚脲,这个词对于PU行业的人来说可能还比较陌生,记者在此次聚氨酯年会上有幸采访了青岛海洋化工研究所

0评论2021-08-20392

聚脲将有书可参考
PUWORLD(04/09/07)——有青岛海洋化工研究所黄微波总工程师参与编著的“特种功能性涂料”一书,近期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0评论2021-08-20371

联合涂料推出“纯脂肪族聚脲”产品
美国联合涂料公司研发部门根据呼求声日益高涨的市场需要,结合先进的聚氨酯和聚脲生产技术,更新改良了其生产工艺。Mike Sand先

0评论2021-08-20358

聚脲喷涂发展情况
PUWORLD(05/03/17)——记者在此次310会议上有幸采访到郁维铭教授,了解到一些我国国内的聚脲发展情况。 聚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0评论2021-08-20367

佳能研制新型聚脲喷涂设备
佳能近开发了一种新型聚脲喷涂设备,可用于车门内饰、座椅、仪表盘等汽车部件的表面喷涂。佳能专为汽车市场研发了此项混合喷

0评论2021-08-20350

首届聚脲应用论坛将于7月末举行
PUWORLD(2005/7/7)——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定于2005年7月25~27日在烟台万华北京研究院举行“首届中国聚脲弹性体应用

0评论2021-08-20292

聚氨酯论坛锁定聚脲技术
PUWORLD(2006/2/20)——3月21-22日,由本站主办的第三届聚氨酯技术与市场论坛将在广州举行。有关部门及企业界代表将就建筑用

0评论2021-08-20287

亨斯迈新型底漆应用于聚氨酯和聚脲涂料
PUWORLD(2006/7/11)——近日亨斯迈(HuntsmanCorporation)宣布其新型高粘度底漆系统的实用性。该系统使用SUPRASEC9584MDI,

0评论2021-08-20299

聚氨酯/聚脲产品的应用种类和应用范围
聚氨酯/聚脲产品的应用种类和应用范围应用种类 应用范围 储罐/储槽 地上内部,地上外部,地下内部,地下外部 管道 地上内部,地

0评论2021-08-1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