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22  催化剂  2023  软泡催化剂  聚氨酯催化剂  发泡催化剂  硬泡催化剂  亨斯迈  三聚催化剂  延迟催化剂 

2013年中国国内车市重要问题探讨

   2021-08-19 430
核心提示:2001年底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此同时中国的车市也迎来转折点,长期压抑的汽车消费得以释放,大批的外资车企纷纷入驻,同

2001年底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此同时中国的车市也迎来转折点,长期压抑的汽车消费得以释放,大批的外资车企纷纷入驻,同时一批本土车企也迅速成长起来。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汽车品牌以及汽车企业多的国家,而经过这么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以及中国汽车市场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少数品牌雄踞市场到今天的百花齐放,而中国消费者也正在走向成熟,并开始主导整个汽车消费市场。

本土车企挑战大于机遇

2012年国内全年销量排名前两位仍然是通用和大众汽车,但是少数企业独占的局面正在被打破,更多车企开始抢占这个市场,如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在市场都有很好的表现,另外有一些车企在单个车型品牌上的销量也尤为可观,如福特的福克斯等。当前消费者也不再只是关注那么少数几个车企的产品品牌,原先所谓的二线品牌品牌也正在逐渐落入到消费者的视线。

汽车市场多元化的局面已经出现。人们对一直主导市场的通用、大众车型渐渐有了一种审美疲劳,人们希望看到更多不同样式的车型以及品牌,哪怕是一些车型的配置、动力性能等,在一些专业人士看来表现一般,但凭借其车型外观等同样能吸引到消费者的关注。而在品牌忠诚度上,高端汽车消费人群或许对某些品牌仍然有着特别的钟爱,而中低端消费者,特别是低端消费群体则更加强调车的性价比,而不是某个品牌,这也是导致了某些二线车企的一些车型能够热卖的原因。而这样的一种发展环境对国内的自主品牌车企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如今本土车企包括其所擅长的中低端市场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外车企的关注,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由此导致如品牌纠纷,车型纠纷、标志的纠纷等也是层出不穷,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内车企在自主产权的维权方面经验不足,另外一方面也是国外车企对本土车企发起的一种挑战,如何去应对这样的挑战,并将这些由诉讼引发的舆论效应为己所用,都是本土车企需要思考的。

此外,对于本土车企而言更为重要的还是练好内功。国内车企在基础研发方面的技术依旧非常落后,很多核心技术也始终难有突破,以及供应商体系不够健全,质量控制不够稳定,以及在经营管理方面也存在种种问题,一些企业从多品牌再到单品牌,品牌经营方面始终没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思路和固定的经营模式等。而很多企业也在寻找突破各种发展瓶颈的方法,只是许多企业始终没有找到这个突破口,而本土车企所面临的发展挑战还远远不止这些。

外资车企发力低端市场前景待察

为了缓解交通的出行压力,当前许多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限牌、限行、限号等政策,而这些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购车成本的增加,并导致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更高端的车型,而这对于国产车型的消费是非常不利的。

此外,日前有媒体证实某跨国车企将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一款廉价车型。外资车企纷纷向中低端市场下探,这无疑将抢占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当然短期内目前这样的情况还不会发生。

首先外资车企做低端车,对原有的车企品牌形象是否会产生影响尚不可知。另外任何车企都面临着劳动力成本和技术成本等方面的压力,而且随着物价、人工、原料的不断上涨,如何在劳动力成本、技术成本不降低的情况下,依旧保证汽车产品的品质,其中会不会发生偷工减料的行为,这都是对汽车生产厂商的考验。

虽然外资车企表示要发力中低端市场,但是在提出这个口号以后,将车型设计出来,再投入生产,后推向市场这当中将会经历一个很长的时间。而本土企业应该抓住这段空隙时间,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

与此同时,外资车企的渠道建设也在向三四线城市延伸,但是高昂的车价,以及一些车企缓慢推进的国产化率依然是其重要的制约因素,不过随着一些外资车企将推出低端车型,他们抢占三四线城市的步伐是否将加快,这些也是值得本土车企予以重视的。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广告位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