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22  2023  催化剂  聚氨酯催化剂  软泡催化剂  亨斯迈  三聚催化剂  发泡催化剂  硬泡催化剂  延迟催化剂 

制鞋业开工及利润五大制约因素分析盘点

   2021-08-03 1660
核心提示:2015年,中国TPR鞋材开工持续处于低位,调研样本全年平均开工率在41%,高60%,低仅维持在20%附近。TPR鞋材开工变化主要受到

2015年,中国TPR鞋材开工持续处于低位,调研样本全年平均开工率在41%,高60%,低仅维持在20%附近。TPR鞋材开工变化主要受到终端制鞋业的影响。而去年,中国制鞋业整体萎靡,订单继续呈现流失。而制鞋业受到五大制约因素的影响,导致生产空间进一步下降。

  一、由于鞋类行业面临严峻发展困境,大多数实体企业面临基金困难的问题。2015年,国内鞋企继续呈现倒闭潮,不乏大型的上市鞋企。而中小工厂更是步履维艰,加之原材料价格高于往年,且波动较为频繁、幅度较大。成本的大增,以及原材料价格后市不确定性,导致对后续接单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下游开工。

  二、国内人工成本继续陡升。由于国内终端订单匮乏,工厂开工时间大大缩短,由于收入呈现下降且开工时间无法得到保证,严重打压工人外出务工积极性。每年初,沿海鞋企都会面临招工难问题,进而带动工人工资上涨,加之国家保险法完善,较大型鞋企均有职工养老保险,导致企业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

  三、东南亚地区订单继续增长。除了近几年体现出较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及相对宽厚的政府扶植政策,出口环境对东南亚地区鞋类出口愈发有利。以越南为例,2015年欧盟与越南达成鞋类贸易关税协定,越南鞋类有望在2016年实现零关税出口。而鞋类出口市场中,愈发占据优势。据相关机构统计,越南已抢走中国鞋类出口30%的订单,成为世界第二大制鞋大国。随着出口优势的进一步增加,中国制鞋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四、出口环境进一步恶化。中国鞋类出口量一度占到国内产量的60%左右。目前中国国内制鞋基地主要集中在三个省份,分别为广东、福建、浙江。其中粤、闽两省主要以出口欧美国家为主,而浙江地区,除了针对欧美传统市场,东欧及俄罗斯也是主要的出口地。而从2014年起,东欧及俄罗斯政治及经济格局均呈现动荡。乌克兰内战、俄罗斯卢布贬值、当地居民购买力下降等因素,严重制约着中国鞋类订单的出口。而欧美地区,针对中国的贸易壁垒进一步加剧,而东南亚等竞争对手优势愈发明显。

  五、国家政策扶植力度减弱。近年,中国倡导制造业转型,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压制。以浙江省为例,自温岭1.14火灾事件后,政府加快了针对制鞋业的一系列整改计划。而2015年“7.14”坍塌事件直接导致政府对落后鞋企的整改介入,出台了针对制鞋工厂违章建筑拆除的决定。导致一部分不合规的中小企业倒闭,对制鞋业产生较大冲击。

  总结来看,中国制鞋业无论是从自身生产成本,还是从出口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均不占据优势。从宏观来看,国家积极倡导传统企业转型,淘汰产能过剩、落后产业,也对中国制鞋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未来中国制鞋业仍将处于萎缩中,由于作为代工产业的成本优势不在,产业结构调整及品牌全球化迫在眉睫。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广告位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rocessed in 0.779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7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