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22  催化剂  2023  软泡催化剂  聚氨酯催化剂  发泡催化剂  硬泡催化剂  亨斯迈  三聚催化剂  延迟催化剂 

汇得科技2022年半年度经营评述

   2022-08-22 160
核心提示:本站讯: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2022年上半年,国内化工市场受疫情、俄乌冲突、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

本站讯: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2022年上半年,国内化工市场受疫情、俄乌冲突、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致使化工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市场需求减弱,化工行业整体环境呈现走弱趋势。

在上游以原油为代表主要原料供给方面,原油价格上半年处于历史高位,海运效率因疫情降低及运费走高,同时,俄乌冲突影响石油、天然气等供应及价格的稳定,上述原料及制造成本上涨制约了国内化工市场的需求,部分化工产品出现了毛利率倒挂现象,企业生产积极性不足。

公司所处的聚氨酯板块属于精细化工行业,目前行业景气度也处于下降趋势,受制于终端市场整体需求减弱,上游原料、能源及制造成本上升,聚氨酯产品的毛利率下降,预计下半年依然会保持弱势。上述宏观环境,要求聚氨酯企业在降能耗、减消耗、提效率、抓管理上下功夫,才能在化工周期下滑中得以生存并发展。同时,在环保的大背景下,积极开发绿色环保的聚氨酯产品也是未来聚氨酯行业发展的趋向。

公司主营业务是聚氨酯树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主要产品为合成革用聚氨酯(PU浆料),以及聚氨酯弹性体原液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聚酯多元醇,上述产品市场运用广泛,主要以车辆内饰、家具、纺织、鞋帽、包装及电子材料领域为主。公司经营模式为:自主开发,直接采购,自行生产,直接销售模式。

2022年上半年,聚氨酯合成革市场需求呈现分化,以家具、箱包、传统纺织为代表的合成革使用企业,因疫情、出口等因素影响,需求依然疲弱;以汽车内饰、电子材料为代表的合成革使用企业,依然保持了良好的需求。公司革用聚氨酯产销量较去年同期保持稳定,在产品种类上,环保类产品尤其是使用水性及无溶剂产品的革企逐步增加,产品的应用领域持续扩大。

弹性体及原液,主要应用在轮胎、泡沫、家具、鞋类、缓冲垫、手机套、薄膜等领域,上半年由于消费需求低迷,下游家具、鞋服箱包等产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国内需求端以消耗库存为主。公司弹性体及原液产销量较同期保持稳定,重点拓展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主要应用在高端鞋材、薄膜、手机套和胶黏剂等领域,近几年均呈稳步上升趋势,仍然实现正增长。

聚酯多元醇作为生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受聚氨酯整体行业市场的影响,产销量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2,659.13万元,同比增长24.51%;同时由于一方面受下游市场萎缩不景气,市场竞争加剧;另一方面上海受疫情影响,公司研发工作和产品结构优化工作未能按预期开展,盈利未达预期,产品毛利率下降。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聚氨酯为中心:革用聚氨酯树脂为基础,多产品应用的新材料开发的发展定位。2022年上半年,公司面对国内外需求减弱、聚氨酯行业下行、上海疫情管控等影响,在董事会的领导及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公司积极应对,保证了上海、福建两个生产基地的稳定生产、公司经营正常有序开展,加强疫情管控保护员工身体健康。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813.45万元,同比增长24.52%;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52,659.13万元,同比增长24.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83.01万元,同比下降23.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177.30万元,同比下降21.88%。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公司研发工作和产品结构优化工作未能按预期开展,同时受上下游行业景气度偏弱,需求萎缩,市场竞争加剧所致。

1、调整组织架构、稳生产、重销售

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与优化,推进以产品市场为导向的事业部为中心的“研产销”一体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以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提升协同效益和竞争优势。

受上海疫情影响,上海工厂封控期间,公司协调上海、福建两个生产地基的稳定生产、克服物流受限等影响,满足客户需求、确保原料的供应,在有效的组织和协调下,公司经营正常有序开展,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实现9.648万吨,同比增长1.34%。主要产品:革用聚氨酯实现销售收入11.71亿元,同比增长22.49%;弹性体及原液实现销售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26.17%;聚酯多元醇实现销售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18.24%。

2、引进高端人才、支持技术开发

公司继续秉承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开发理念;利用精细化工应用广泛的特点,在延续2021年的研发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环保型的无溶剂系列聚氨酯树脂、水性聚氨酯、功能型聚氨酯树脂的持续开发;基于生物基改性聚酯多元醇的产品应用,环保型增塑剂在弹性体领域的应用得以实现突破;进一步优化动力电池包水冷板缓冲垫、软质保温贴片、快速更换动力电池包用支撑缓冲块等制件产品生产工艺和产能建设;根据客户需求,拓展聚氨酯材料在汽车及新能源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开发。同时,为支持技术开发,引进5名博士加入研发团队,充实研发力量,2022年上半年,申请3项发明专利,取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项。

公司2019年10月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认定,有效期为三年,2022年公司进入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为确保高新技术企业顺利申报,公司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审计、资料申报等工作,截止目前,公司已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资料申报,待主管部门审核。

3、根据市场发展,规划项目建设

目前,公司规划及在建的主要项目3项,为“年产18万吨聚氨酯树脂及其改性体项目(二期)”、“年产5万吨环保型聚氨酯系列产品扩建项目”及“新能源电池制件项目”。根据目前市场发展情况,因“年产18万吨聚氨酯树脂及其改性体项目(二期)”技术路线、工艺及安全设施等优化需求,安全标准提高,调整项目建设规划,剩余TPU装置产能决定延期择机建设,继续推进其他建设内容。“年产5万吨环保型聚氨酯系列产品扩建项目”已进入建设期;“新能源电池制件项目”已取得金山区生态环保局项目建设批复。

4、提升安全生产、优化信息化建设

报告期内,在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较好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未发生重大安全、环保事故。坚持每日安环巡视、每周领导带队隐患排查巡检、每月安委会全员例会,责任到位、及时整改、纠错排除隐患。上半年按规完成了各项环境、消防、安全生产的检测评估工作、应急演练2次;同时,为使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更加得以保障,聘请专家按新规对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全面检查。公司进一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建设和节能增效技改项目,提高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程度。

5、积极应对疫情、构建和谐企业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公司把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保障生产经营稳定运行和项目稳步建设,慎终如始,将疫情常态化管理纳入核心工作。在强化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力量配备基础上,制定了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管控和应急方案,加强疫情防控政策宣传,为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有效遏制疫情输入传播,公司层层落实全员新冠疫苗接种,守好“小门”;通过建立小程序智慧化管理方式,严格落实员工自查、外来访客登记及货运人员测温、亮码、戴口罩的日常防控措施,形成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一部署、疫情防控网格化、点对点的可追溯化管理体系。

2022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坚持年度目标开展工作: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销售业绩和市场占有率;优化产品结构和降本增效,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为核心目标。进一步通过技术研发创新:完善产品结构优化、加大加快产能规模建设、优化提升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提升智能化生产水平、降本增效等工作,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充分发挥“两个基地”的协同配合作用,通过两地资源互补、协同降本;加大绿色环保型产品开发,重点开展新能源和汽车相关材料的研发;加快项目建设,力争年产18万吨聚氨酯树脂及其改性体项目(二期)技术改造项目、新能源电池制件项目、年产5万吨环保型聚氨酯系列产品扩建项目尽快竣工,扩大产能规模;完善事业部经营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全面提升各业务单元的经营效益;加大对高质量专业化人才的引进,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材料(MDI、AA和DMF)成本合计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约60%左右,该三类原材料的价格受国际石油与国内原煤价格走势变动、市场供需变化和国家进出口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其波动将对公司盈利状况产生重大影响。若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波动,且公司产品价格调整等经营措施不能抵消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公司可能面临当期盈利水平受到重大影响的风险。

2、下游行业的景气度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革用聚氨酯是下游聚氨酯合成革行业的主要原料,聚氨酯合成革制品主要用于服装、鞋类、家具、装饰、汽车等领域,其需求和消费量受居民消费水平、消费习惯和经济景气度的影响。若国内合成革用聚氨酯需求下降,公司将面临产品市场需求下降,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3、安全环保风险

公司的主要原材料和产品都属化学品,在生产、储存等环节,若出现设备故障、保管或操作不当等情况,公司将面临安全生产的风险。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水、废气、废弃物、噪声。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国家环保和清洁生产政策要求的日益提高,公司存在由于环保支出持续增加而影响经营业绩的风险。

4、产业政策风险

随着国家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将进一步促进低碳环保、清洁能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鼓励行业内优势企业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公司现有产品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产业布局、装置规模与工艺、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要求,但如果国家产业、环保政策出现较大调整,将会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风险。

5、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存在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

公司的募投项目已投产,产能也得到了快速释放,但项目投资是基于当时的市场环境及对未来市场需求趋势的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还要受市场需求波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公司的募投项目存在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的风险

全球疫情仍未达到有效控制、不断反复;报告期内国内部分地区疫情蔓延、风险升级,若短时期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对相应市场造成影响,存在疫情影响的不确定风险。

7、税收优惠政策变化的风险

公司2019年10月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认定,有效期为三年(即(2019年、2020年、2021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24号)第一条规定:“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后,自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注明的发证时间所在年度起申报享受税收优惠,并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备案手续。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期满当年,在通过重新认定前,其企业所得税暂按15%的税率预缴,在年底前仍未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应按规定补缴相应期间的税款。”2022年上半年度企业所得税暂按15%的税率预缴。如果公司未能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或者国家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将导致公司不能继续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公司将按2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将对公司的净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自成立以来,基于创业团队二十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在技术研发能力、人才队伍建设、产品及产业布局、行业品牌及影响力、安全环保治理等方面持续得到加强,形成了汇得科技的综合优势,这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能力优势是公司的主要核心竞争能力。

1、技术研发优势

作为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一贯重视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工作,建有省级技术研发中心,近三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在3.5%以上。公司目前共拥有41项有效发明授权专利、30项已申请在审发明专利;17项有效实用新型授权专利、5项已申请在审实用新型专利。同时,公司拥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团队,经过多年来的市场经验积累和经营发展,可以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进行快速反应并精准开发新产品,根据自身需求调整产品工艺特点、研发创新产品引领客户需求。

2、品牌及市场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合成革用聚氨酯业务,生产“汇得”品牌的聚氨酯产品,主要管理团队均在公司工作多年。由于多年来持续向客户提供性能优良、品质稳定的产品,公司及其革用聚氨酯产品均已在下游行业中形成“性能好、品质高”的良好口碑,具有较为明显的品牌和市场优势。同时,公司已建立了覆盖主要市场的营销服务网络,能够较为及时地发现客户需求、与客户进行沟通并提供服务,目前公司产品主要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在东南亚、南亚、中东、美洲等海外市场也稳步增长。

3、安全环保及绿色生产优势

公司现有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产业布局、装置规模与工艺、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公司在安全生产及环保治理上持续投入,提升安全环保的智能化水平,完善管理体系的建设。“三废”排放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公司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另一方面,公司作为上海市第一批绿色工厂,国家第五批绿色工厂,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的核心企业,依托园区公用配套优势、政府科学管理及政策引导,树立安全绿色生产意识,推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4、管理和成本优势

革用聚氨酯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公司经过近二十年的摸索研究,已建立了一套关于原料选择、仓储管理、生产管控、成品检验、人员管理的科学、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能够在保证产品性能和品质优势的同时,有效控制生产成本,保证能够连续、稳定地生产出性能优越的高品质产品。

5、自动化、信息化基础上的数字化工厂发展优势

公司持续致力于数字化建设,从管理全链路着眼,围绕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做深度的流程建设,完成全面业务数据化和指令电子化的数字化基础;工业自动化在生产现场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逐步实现少人乃至无人的自动化作业;公司各职能条线细化管理,致力于标准化流程建设,在数据采集、汇总、分析的基础上,持续深入进行数据挖掘和规则完善,进而提升运营效能;基于公司泛地域的指令网络和数据中心,在数据层面基本形成完整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实现跨地区的协同和响应速度;借助智能分析系统在客户信用、交易分析、产销匹配等方面表现出的大数据优势,做深入的主题数据分析,支持和推动了业务部门客户识别和服务的差异化,公司将继续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同步实现组织体系的进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广告位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